大學學校支援計劃:「承傳與創新: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教與學」
背景:
至2014年9月,本校有 5 位非華語學生,分佈初中各級,如何讓少數的非華語學生與本地學生一起共融學習成為首要目標。
目的:
1/針對非華語學生不同能力及需要,發展校本中文課程。
2/認識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特點和難點。
3/設計及實施專為非華語學生而設的學習活動及教學策略。
實施項目:
1/擬定校本課程發展計劃
2/發展校本課程
3/共同備課會議
4/觀課及評講
5/前後測、問卷及分析
6/學生、教師訪談及分析
7/教師專業發展課程
|
| 日期 | 活動 | 2013-2014 | 一月及四月 | 「learning to read工作坊」 | | 四月 | 「網上閱讀理解平台工作坊」 | | 五月 | 「戲劇教學分享會」 | | 六月 | 本校老師參與國際研討會作分享,主題為: 「運用分層教學法兼顧不同學習需要」及 「小伙伴協作學習計劃」 | 2014-2015 | 26/9/2014(二) | 港大非華語小組USP簡介會 | | 30/9/2014(二) | 促進學習的評估: 非華語中學生的評估策略 | | 14/11/2014(三) | 中文輸入法(縱橫輸入法) | | 22/11/2014(六) 13/12/2014 | 圖畫書學中文 |
|
|
活動相片
![Enlarge](https://sts.edu.hk/sites/default/files/styles/album_type_one/public/page_albums/4a_4.jpg?itok=SXTRaSEQ)
本校教師於香港大學參與國際研討會作分享,主題為:「運用分層教學法兼顧不同學習需要」及「小伙伴協作學習計劃」。
![Enlarge](https://sts.edu.hk/sites/default/files/styles/album_type_one/public/page_albums/4b_4.jpg?itok=Z_lpfX15)
林小苹老師(前排右二)(全國優秀教師、語文高級教師、珠海功勛教師)到臨本校教授「縱橫輸入法」,並與本校非華語學生、教師、香港大學非華語支援及研究小組人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