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一)目標
1. 提高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2. 幫助學生鑑古知今;
3. 從不同的角度(政治、經濟、科技、社會、宗教、藝術等) 認識和理解世界各文化在不同時期的主要特徵,加強學生對社區及本地文化,以及對世界其他主要文化之認識;
4. 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和觀點研習歷史,並協助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個人我見解。
5. 培養學生不同的共通能力,包括研習、協作、溝通、圖表、解難、掌握資訊科技、多角度思維、批判思考、以及創作之能力;並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歷史知識及技巧。
6. 培養同學對事物的客觀態度和分析能力,並發展出一套正面的價值觀。應用歷史科的求真精神,追求事實真相,並懂得運用批判思維對社會提出批判,對社會有承擔,對世界亦有所貢獻。
7. 培養學生對世界歷史的學習興趣及辨識有關和了解影響世界之主要歷史事件以及其整體發展的趨勢。
8. 培養學生成為具國際視野、有識見和責任感的公民。
(二)教學特色
1. 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接納學習多樣性,製定校本課程,協助學生掌握基礎歷史概念;
2. 利用資訊科技,提供學生自學及鞏固學生的機會,為不同能力的學生帶來足夠的挑戰
3. 透過持續學習和評估,學生能了解自己學習進步;
4. 結合社區學習、多元學習及自主學習元素,讓學生主導學習、主動探究,使學生能達致終身學習的目標。
(三)活動
-
專題研習:歷史是甚麼?(校園歷史專題探究)
-
專題研習:崇真百載情 / 你我話當年 (社區及個人探究學習)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風俗節慶研習 (自主探究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