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與宗教科
背景
倫理與宗教課程的制定,建基教育統籌局於2005 年出版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投資香港未來的行動方案》及2007 年課程發展議會出版的《高中課程指引》,這兩份文件為三年高中學制的發展,策畫未來的路向,同時亦提出了一套由核心科目、選修科目、應用學習及其他學習經歷組成的課程架構建議, 以切合學生的興趣及性向。
倫理與宗教科是三年制高中課程的選修科之一, 它建基於目前施行的中四至中五宗教科(基督教)課程(1998 年實施)、《佛學》(香港考試及評核 局中學會考課程,以及2001 年實施的高級補充程度倫理及宗教科課程)。它亦參照了教統局於2002 年起建議學校使用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 中一至中三)》提出的方向,進一步發展學生在第三學習階段已具備的倫理及宗教的知識、技能, 以及價值觀與態度。
本科介紹
課程介紹
(一) 目標
(1.) 認識基督宗教及本港其他的主要宗教;
(2.) 對宗教和道德問題作出理性和明智的判斷;
(3.) 提升在靈性、道德及社會方面的觸覺;
(4.) 抱持積極的態度與其他宗教信仰者交往,並尊重他人信仰的權利。
(二) 教學特色
(1.) 認識創校歷史,感銘天主及創校恩人。
(2.) 配合學校宗教禮儀活動,加深信仰經歷。
(3.) 活用校內外資源,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學習。
(4.) 結合心靈教育,為社會及家庭培育身心靈健康的新一代。